环保宣教
什么是“三线一单”?事关碧水蓝天好生态
发布时间:2021-11-25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11月25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宁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正式发布,旨在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打造高颜值的美丽宁德提供有效环境支撑。
那么什么是“三线一单”?
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线”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一单”指的是环境管控单元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宁德市生态保护红线为全市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水土流失、海岸侵蚀及沙源流失等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其他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宁德市生态保护红线最终范围和面积以省政府发布结果为准。
环境质量底线又包含以下4个方面:
地表水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到2030年,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100%,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到2035年,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100%,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重要河口海湾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有所下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到2030年,近岸海域水质进一步提升,重要河口海湾水质持续改善,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到2035年,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重要河口海湾水质大幅提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
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中心城区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23μg/m3。到2035年,县级以上地区空气质量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18μg/m3。
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到203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宁德市环境质量底线分阶段最终控制目标以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为准。
资源利用上线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水资源利用上线衔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能源资源利用上线衔接节能减排、能源规划等文件要求,具体控制目标以省下达的目标为准。
岸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岸线利用现状为基础,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成果中对于海岸线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要求和规划,并综合考虑宁德市实际发展需求,在不影响沿岸生态环境及岸线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岸线资源管控分区,确定岸线资源利用上线。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岸线修测成果发布后确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岸线的长度和比例。
环境管控单元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环境管控单元
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优先顺序,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大气、水等环境要素分区管控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245个,其中陆域141个、海域104个。环境管控单元随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全国国土调查等成果调整予以动态更新。
优先保护单元。主要为生态环境重要敏感区域,将要素管控分区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空间、水环境优先保护区、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叠加取并集划分为优先保护单元。全市共划定111个,其中陆域76个、海域35个。优先保护单元以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依法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优先开展生态功能受损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重点管控单元。主要为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将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划分为重点管控单元。全市共划定108个,其中陆域56个、海域52个。包含城镇、工业园区、重点矿区、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港口航运区、围填海区等开发强度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区域,以及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以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和效率优化,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一般管控单元。主要为预留发展区域,除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划分为一般管控单元。全市共划定26个,其中陆域9个、海域17个。一般管控单元以预留今后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适度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要求等,衔接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功能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允许、限制和禁止的要求,建立“1+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为全市流域和海域的总体准入要求,“N”为245个环境管控单元的准入要求。本次发布的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26个主要工业园区管控单元的准入要求,其余219个管控单元的准入要求待新调整的生态红线正式发布后再进行衔接、发布。
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的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表水水质继续保持优良水平;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均不低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水、土地、能源、岸线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不突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到2035年,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地表水水质继续保持优良水平;近岸海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得到安全利用;水、土地、能源、岸线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得益彰。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记者:张文奎
免责声明:宁德企业环境信息自主公开网(披露平台),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或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可通过本平台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环评信息公开、公参公示和全本公开,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网络平台要求。在本平台公示有关信息和内容,由发布单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